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,在我国又以广东较早。在古文献中,荔枝最先名为“离支”,见于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中,后来又写作“荔枝”。据葛洪《西京杂记》说:汉刘邦称帝时(公元前206~195年),收到南海尉赵佗自岭南进奉的荔枝,很高兴,后来(公元前116年)他的曾孙刘彻攻破南越(亦作南粤,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地区),取岭南荔枝百株移植到陕西,建“扶荔宫”一所,连年移植不息,后因风土 不适,终止移植,但荔枝果实不寒而栗源源进贡。可见,远在公元前三世纪,南海一带已广种荔枝,而且能向陕西大批移植,说明当时育苗移栽技术已有相当水平。公元前二世纪的《上林赋》描绘了当时栽培荔枝的盛况,说是“ 邱陵,下平原……煌煌扈扈,照曜钜野”。这些文击破记载,反映了我国在公元前二、三世纪,已出现荔枝的育苗移栽、广泛种植的事实。而从原始简单繁殖互育苗移栽、进而大批远程北远移栽,从原始少数栽培到平原、山地的广泛栽培,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历程。
除广东外,广西、四川、福建、云南、台湾等省在古代早亦有荔枝栽培。上面提到的《吴录》关于“苍梧多荔枝”的记载,说明当时广西境内,荔枝栽培已很普遍。此外,三世纪初《南中八郡志》有“键犍为 道县(四川境)出荔枝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引)的记载;杜甫诗有“忆过泸戎摘荔枝”句;北宋前期(公元1059年)蔡襄的《荔枝谱》记述福建栽培荔枝之盛,说是“绛囊翠叶,鲜明蔽映,数里之间, 如星火”,并记载了栽培品种三十多种;十四世纪初期李京撰《云南志》术及云南少数民族种荔枝贩卖为业。台湾亦产荔枝,但出现较晚,约在清初才见于记载。
在国外,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缅甸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印度尼西亚、波多黎各、菲律宾、毛里求斯、马尔加什、南非、古巴、洪都拉斯、巴拿马、巴西、特立尼达,美国的佛罗里达、夏威夷、关岛,澳大利亚的昆士兰,也产荔枝,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入栽培的。
我国栽培荔枝源远流长,历史悠久,历代劳动人民在选育新品种及栽培技术上,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不少古文献对此亦有记载。十世纪六十年代或稍后,北宋初年郑熊《广中荔枝谱》著录荔枝品种二十二个;稍后的十一世纪六十年代,有蔡襄著《荔枝谱》,叙述了荔枝的历史、产地、运销、食性、护养、加工和品种;公元1034年无大德年间编成的《南海志》“物产”章,记述了广东荔枝的部分品种,计有十六个;公元1076年张宗闵《增城荔枝谱》著录的荔枝品种有一百种;公元1597年徐勃著《荔枝谱》,亦录有闽省荔枝主一百种,并叙述繁殖、栽培、加工利用等方法;成书于1602年的宋珏《荔枝谱》,杂录了荔枝故事及荔枝酒、烹馔等;公元1612年曹蕃著《荔枝谱》,分述二十六个荔枝品种的特征;公元1628年邓庆 著《荔枝谱》,集录了种植荔枝的见闻;吴载鳌著《记荔枝》,记述、补充蔡襄《荔枝谱》;公元1683年陈定国著《荔谱》,专述福建长乐年产“胜画”种荔枝的形态、名称产地、熟期等;约在十七世纪五十年代,林嗣环著《荔枝话》,述及荔枝的品种、害虫、估产等;十七世纪八十年代,陈鼎著《荔枝谱》,记述闽、蜀、粤、桂荔枝品种共四十三种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公元1826年吴应逵撰的《岭南荔枝谱》,是继已佚的《广中荔枝谱》、《增城荔枝谱》之后现存记述岭南荔枝的专书,分总论、种植、节候、品类、杂事六卷,广辑前人记述,酌附个人见闻,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荔枝专著。以上文献资料,尽管限于时代条件及当时的科学水平,有些记载过于简陋,有些传说经过辗转引载亦有讹误,但是从中仍然可以看到我国劳动人民栽培荔枝具有丰富的经验。现分几个方面概括如下:
1、在繁殖育苗方面。古代种荔枝,主要是播种育苗,直到十世纪,不少地区仍用此法,所以有“荔实周天一岁星”(反指播种育苗所栽的荔枝树要十二年才能结子)之说。到公元前二世纪时,大量荔枝苗木从“南越”远移到陕西,而且能够保持一定的成活率,说明当时繁殖育苗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。后来,又创造了高取压条法---“锯芦”,代替播种育苗,由有性繁殖进到无性繁殖。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改革,使荔枝品种原来所固有的或芽条变异所获得的优良特性,能够稳定地遗传下来。高取压条法(以下简称“高压法”)始于何时已无法考究,估计不会迟于公元四世纪。因为根据文献记载,当时荔枝已显然形成许多不同特性的品种,如仍沿用播种育苗,是不容易达到的。广西省现存数百年至一千多年树龄的老树,分析其形态,亦似用高压繁殖法育成的。可见荔枝高压技术,由来已久,到十三世纪,已有文献记载。如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中已有“取品高枝壅以肥壤,包以黄泥,封护惟谨,久则生根,锯截,移种之”的记载。据说这是“三山”荔枝育苗法之一,称为“掇树法”。到十六世纪,据文献记载,“高压法”已相当普遍,播种育苗法已逐渐被 淘汰。如当时徐勃《荔支谱》载:“荔支入土种(播种育苗)者,薄不蕃……间有成树者,经十余岁,稍稍结颗”,但品质亦差。又邓庆 《荔枝谱》亦称:“荔子原无用核种者,皆用好枝刮去外皮,以土包裹,待生白根毛,再用土覆一过,以腊月锯下(种之),至春遂生新叶。”至明代,另一种无性繁殖法——嫁接已应用。徐勃《荔支谱》对比法有详细记载:“接枝之法,取种不佳者(为砧),截去原树(砧)枝茎,以利刀微启小隙,将别枝(接穗)削针插固隙中,皮肉相向,用树皮封系,宽紧得所,以牛粪和泥,斟酌裹之。”其实,“嫁接法”的出现远比徐氏的记载为早。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“高压法”和“嫁接法”,对荔枝品种和繁育改良起了很大作用。这两种方法,一直继承沿用到现在。
2、在选种、育种方面。荔枝品种,见于前人记载的相当多。远在三世纪,郭义恭在所撰《广志》里,述及“焦核”、“春花”、“胡偈”、“鳖卵”等品种。到北宋前期,郑熊所撰《广中荔枝谱》载有广东产荔枝二十二种;蔡襄《荔枝谱》载福建产荔枝三十二种;其后十几年,张宗闵撰《增城荔枝谱》著录的荔枝品种有一百个之多。各谱所记品种,虽未经鉴定,但荔枝品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越来越丰富,这个事实说明了育种日益进步。这是劳动人民孜孜不倦地对果实的色、香、味以至果形、果肉、结果特性等方面,长期进行反复观察和定向造反培育的结果。
3、栽培抚育方面。早在公元前二世纪,我国对荔枝适宜的风土已有研究,能根据品种特性,或种于山地,或种于平原,或种于堤岸。到蔡襄撰《荔支谱》,已明确指出“荔枝宜肥(土)……凡近水则种水枝(按:指适于低地的荔枝品种群),近山则种山枝(按:指:适于高地的荔枝品种群)……广州凡矾围岸,皆种荔支、龙眼,或有弃稻田以种者,田每亩荔枝可二十余本”。指出了荔枝的适应性。又云“荔支属火,宜使向阳”。点明了荔枝需要的日照要多。在栽培管理上,早已注意到对培土壅肥要适时进行。这方面的资料见载于献,如徐勃《荔支谱》载:“秋冬之际,以淤泥和粪壅压其根”;邓庆 《荔支谱》载:在春初“新正┅┅肩沃土堆积树根”;稍后的《广东新语》述及:“荔枝又贵以沃土厚培,使根深不拨,膏泽上行,沙水下渗,然后枝条郁茂。┅┅语曰,荔枝宜肥”。在防护技术上,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特别是对防寒技术。公元前二世纪,移植到陕西这样寒冷地方的荔枝,有一些植株数年后还保持“梢茂”,这必有其特殊的设备和方法。到十二世纪前期,曾移种荔枝于黄河流域的汴京(开封)保和殿,能成活又能结实,这种“密移造化”工夫,反映了防寒技术之卓越。其具体作法,据一些《荔枝谱》载述,是采取覆、护、酿热加温、寒前培土壅肥等措施。如工会蔡襄早就提到“深冬覆之,以护霜雾”的话,后来徐勃也提到“当极寒时,树下以稻草煨蕴之┅┅秋冬之际以淤泥和粪雍压其根。”皮外,对防烈日、治蛀虫和逐鸟兽(食果蝙蝠)以至以虫治虫(即用蚁除蠹)等保护工作,也早就注意到。如:“(初种时)以刍草盖覆,使烈日不及”(见《广东新语》);“破竹五七尺,摇之答答然,以逼蝙蝠之属”(见蔡囊《荔支谱》);“高州西荔支村┅┅系竹索引大蚁往来出入籍以除蠹”(见吴应逵《岭南荔支谱》)。这些经验都是很宝贵的。
4、在收获、贮藏方面。适时摘果由来已久,四世纪的《广志》提及采荔枝要等到“翕然俱赤”时才一齐“下子”。五世纪前后朱应《扶南记》载:当摘果时,“必以刀斧蠡(割)其枝”,将本年已结果面来年不会结果的枝条截去以促进新梢发生。在贮藏上,前人早就深知荔枝鲜果的特点,白居易的《荔支图序》就载有荔支“一日而色变,二日而香变,三日而味变。”帮前人对贮藏之法,多有研究,除加以干制、酱制、渍制等处理外,据说保藏鲜果有下列一些方法:(1)择巨竹,开一窃,置荔枝于竹节中,密封。(2)以蜡封蒂,浸于密水中。(3)入瓦坛中密封倒沉井中。这些都是距今四百年前后一些文献所述及的,对今天研究荔枝的贮藏问题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5、在加工利用方面。制荔枝干已有悠久的历史,公元前二、三世纪,岭南逐年进贡的荔枝,当就是干制品。荔枝的干制早期当是风干和晒干,后来才知道培干。其法,如蔡襄《荔支谱》的记载,是“白晒者┅┅烈日乾之,以核坚为止”。徐勃《荔支谱》记载的焙法是“择空室一所,中燔柴数百斤,两边用竹 各十,每 盛荔三百斤,密围四壁,不令通气,焙至二日一夜,荔遂乾。”也有荔枝用为“醢”和“酱”的。有渍以“红盐”的,据称:“以红盐卤浸佛桑花红浆,投荔枝渍水,曝干色红而甘酸,可三、四年不虫”。有渍以糖蜜的据称:“以鲜荔枝投酒,浃荔初熟者,味带微酸时,榨出白浆,将蜜匀煮┅┅结成香膏”。这些资料先后见于各《荔枝谱》。此外,其他用途不断不少,除果肉外,对其壳、核等部分也知道作药用。